当前位置:主页 > 执业医师 > 执业医师辅导 > 正文

临床医师药理学考点总结

临床医师药理学考点总结

1.半数有效量(ED50):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半数致死量(LD50):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死亡的药物。

治疗指数(TI):LD50/ED50的值,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TI大的药物较TI小的药物相对安全。

2.新斯的明: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术后腹气胀和尿潴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竞争性神经肌肉组织药过量时的解救。

3.去甲肾上腺素药理作用:激动血管的α1受体,使血管收缩,主要是使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其中皮肤黏膜血管收缩最明显,其次是肾脏血管;舒张心脏冠脉血管;激动心脏β1受体,产生正性作用;小剂量收缩压升高明显,舒张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大剂量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明显,脉压↓。临床应用:早期神经源性休克、嗜铬细胞瘤切除、药物中毒时的低血压;局部止血。

4.肾上腺素临床应用: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缓解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血清病、与局麻药配伍、局部止血等。

5.异丙肾上腺素临床应用:支气管哮喘、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感染性休克。

6.抗癫痫药选择

(1)4个首选

①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另一,卡马西平)

②小发作——首选——乙琥胺

③大+小——首选——丙戊酸钠

④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静注

7.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ACE抑制药、呋塞米、地高辛等。

8.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

9.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他汀类、贝特类。

10.抗高血压药:噻嗪类利尿药、钙通道阻滞药、β受体阻断药、ACE抑制药、氯沙坦。

11.利尿药与脱水药: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乙酰唑胺、甘露醇。

12.糖皮质激素类药理作用:糖代谢:升高血糖;蛋白质代谢:加速分解;长期大量使用,促使脂肪重新分布(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长期用药可致骨质脱钙;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抗过敏作用;抗休克;允许作用;退热作用;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可提高中枢的兴奋性;长期大量应用可出现骨质疏松。

13.麦角生物碱只可用于产后止血和子宫复原,不宜用于催产和引产,剂量稍大即可引起包括子宫体和子宫颈在内的子宫平滑肌发生强直性收缩。妊娠后期——子宫对麦角生物碱的敏感性增强。
 

版权保护: 本文由医学考试教育网yxksjy.com 主页 搜集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yxksjy.com/zyys/fd/6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