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医执业医师第一单元真题网友回忆

2019中医执业医师第一单元真题网友回忆

第一单元
 
  中医理论基础
 
  1.《灵柩营卫生会》说“昼不精,夜不暝”,是阴阳的何种关系失调所致、
 
  A.互根作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互藏
 
  D.阴阳转化
 
  E.明自和教育
 
  答案:A
 
  2.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
 
  3.津液生成的脏腑:脾胃、大肠、小肠
 
  4.津液运行的脏腑:肺脾肾
 
  5.过劳伤神最容易损伤心和脾
 
  6.久坐伤肉,久行伤筋
 
  7.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体现阴阳互根
 
  8.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体现阴阳互根互用
 
  9.五劳所伤、外感六淫中暑淫、火淫的临床表现(暑淫证:热,汗,渴,气短,疲倦,小便短黄、舌红苔白或黄、脉虚数。火淫热、躁、渴,汗多,便秘,小便短黄,面赤,舌红或绛、苔黄干燥或灰黑,脉数有力;神昏、谵语,惊厥、抽搐,吐血、衄血,痈肿疮疡
 
  10.朝百脉主治节的是(肺)
 
  11.五行相克理论的治法:泻南补北法
 
  12.肝火犯肺体现的五行关系:五行相侮
 
  13.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
 
  14.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十二经别
 
  15.不属于增强正气的养生方法:避免生病,饮食药物
 
  16.既是发病的原因又是病理结果:阴虚内热
 
  17.影响体质的因素:先天禀赋
 
  18.悲恐的症状:精神萎靡,二便失禁
 
  19.情志内伤影响脏腑之气运行,正确的是:思则气结
 
  20.所胜所不胜:“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21.继发: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继发新的疾病。例如:小儿食积而致的疳积。
 
  22.《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23.喜则气缓:过度喜乐导致少气无力,精神不集中
 
  24.阴阳偏胜偏衰
 
  25.膀胱病选择中极穴
 
  26.证: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27.金对应的五音:商
 
  中医诊断学
 
  1.血虚导致皮肤瘙痒属于什么证(血虚生风)
 
  2.气血两虚的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甲淡白,心悸失眠,形体消瘦,舌淡而嫩,脉细弱。
 
  3.肝阳化风:舌红绛而颤动
 
  4.寒凝:舌色淡白或青紫而湿润,舌短缩
 
  5.风寒袭肺证和寒痰阻肺证的共同特点:相同症状为咳嗽、咳痍、痰色白
 
  6.目龇肿痛是心经有热
 
  7.仲景三部诊法部位:寸口、趺阳、太溪
 
  8.脉象有根无根:脉之有根主要表现在尺脉有力、沉取不绝两个方面
 
  9.热灼营阴和热陷心包的区别:
 
  10.脏腑在面部的分属:下极之下(年寿)候肝。
 
  11.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
 
  12.真热假寒:四肢凉甚至厥冷,神识昏沉,面色紫暗,脉沉迟。身热,胸腹灼热,口鼻气灼,口臭息粗,口渴引饮,小便短簧,舌红苔黄而干,脉有力。
 
  13.但欲漱水不欲咽:血瘀证
 
  14.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
 
  中药学
 
  1.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止呕。
 
  2.凉燥的用方:桑杏汤
 
  3.麝香用量(成人0.03~0.1)
 
  4.青黛一般用量(1.5~3)
 
  5.治疗遗尿药物的药性:涩
 
  6.苍术的主治错误的是(安胎)
 
  7.大血藤祛风止痛,败酱草祛瘀止痛
 
  8.石决明珍珠母相同的作用(明目)
 
  9.地榆,槐花的共同作用:凉血止血
 
  10.浙贝母和川贝母的区别川贝母长于润肺,浙贝母长于清热
 
  1l.补骨脂的功效: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12.妊娠期的禁用药:莪术附子为慎用药
 
  13.感冒服用麻黄汤之后,出现项背强痛应选用的中药是:葛根
 
  14.牛蒡子功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15.山慈菇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16.可以凉血活血的药物: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17.攻下药中性味咸、苦的药是:芒硝
 
  18.夏枯草: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
 
  19.土茯苓: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主治病证:梅毒疮肢体拘挛;淋浊带下,湿疹瘙痒:痈肿疮毒。
 
  20.风寒夹湿表证:独活
 
  21.善治风湿顽痹:蕲蛇
 
  22.湿浊中阻,妊娠呕吐:藿香
 
  23.脾虚泄泻茯苓替代药:薏苡仁
 
  24.治疗食入板栗过多导致食滞:麦芽治疗米面薯蓣食滞
 
  25.既能收敛止血,又能截疟的药物是:仙鹤草,功效: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
 
  26.既能收敛止血,又能利尿的药物是:血余炭,功效: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27.紫苏子,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肺通便。应用:咳喘痰多,肠燥便秘。
 
  28.珍珠母和石决明共同功效:明目
 
  29.磁石:镇静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30.不能够清热息风的药物是:天麻,不论寒热虚实都可应用。
 
  31.厥阴头痛:藁本 少阴头痛:细辛 阳明头痛:白芷 少阳头痛:川芎
 
  32.熟地黄:性质黏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满、食少便溏忌服
 
  33.冬虫夏草:补肾益精,止血化痰。
 
  34.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鳖甲: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35.蛇床子:杀虫止痒,燥湿祛风,温肾壮阳。
 
  36.荆芥治疗妇科崩漏的用法:炒炭
 

版权保护: 本文由医学考试教育网yxksjy.com 主页 搜集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yxksjy.com/zyys/zyzyys/4389.html